淮安,长三角北部的重要门户,正以 “苏北中心城市” 的定位重塑发展格局。她东接盐城,西连宿迁,连淮扬镇高铁 40 分钟直达南京,淮安涟水机场开通至首尔、曼谷等 16 条国际航线,京杭运河年货运量超 1.2 亿吨,构成 “公铁水空” 立体交通网。2024 年 GDP 达 4750 亿元,增长 6.8%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42.3%,培育国家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 18 家。
作为 “国家低碳试点城市”,淮安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突破 800 亿元,比亚迪新能源专用车基地年产 10 万辆,远景能源风电装备覆盖长三角。数字经济加速崛起:淮安智慧谷集聚华为、中兴等 300 余家企业,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交易额突破千亿元,江淮云数据中心算力达 10PFlops。开放平台能级提升: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淮安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,台资企业超 1200 家,成为 “大陆台商投资密集区”。
夜幕下的淮安生态文旅区,里运河文化长廊的灯光与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相映成趣;淮安工业园区的实验室里,科研团队正攻关钠离子电池技术。这里既有涟水云锦的非遗传承,也有洪泽盐化工的循环经济;既有盱眙凹土产业园的全球市场份额,也有淮安港的海河联运新通道。从 “漕运枢纽” 到 “现代物流城”,淮安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,书写着 “枢纽新城・智造淮安” 的时代答卷。